黄  氏  家  谱


目     录

   

    世系考

    上篇(公元前至公元一四六五年)

    下篇(公元一四六五年至一九九五年)

    后记

    返回主页

版权所有  请勿复制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煜勋 撰 嗣恕 抄录        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夫木有本、水有源、人有祖。然而观水者、必穷其源。树木者、必植其本。数典
者、又岂敢忘其祖耶。读生民思文诸集、未尝不叹周家世泽之长、而为之后者、
洵能报本追远于无疆也。

我始祖、云公为轩辕黄帝六世孙陆终公之次子也。当帝封其国时、有黄云现于南
极、帝起而拜于云、因封其国、曰黄国、赐姓曰黄姓。此我黄氏得姓、盖从兹始、
数千年来源远流长、支蕃派衍。祖泽之贻留、既长且厚、而为之后者、俾知我黄
氏皆植本发源于云公、而报本追远于无疆也。

国之有史、家之有乘、皆所以纪前人之事迹、示后代以楷模、虽意义之广狭不同、
而意义之重大则一也。

大学曰:身修而后家齐、家齐而后国治、国治而后天下平。是知国之本在家、家
之本在身。然而千万亿兆人之身、各有其所自出、数典岂敢或忘耶。

夫铭勋纪绩、嘉模尚载于史篇、穆族敬宗、轶事当昭于谱牒、是以家之有乘、尤
甚于国之有史、可不重欤。

我黄姓、自元方公从龙入闽、峭山公发源于闽、源深公开基新会。自是以来、我
族人之蕃衍于各省及南洋者、或则皎皎铮铮、蛟腾凤起、或则绳绳继继、蜂聚蝉
联、何一非祖泽之贻留也乎。只以山川远隔、音信难通、诵亲命之诗、亦知梗概、
忆孔怀之念、莫施葛、亦一憾事也。

兹值本宗亲得一南洋思经编印特刊、考徵世系、嘱煜勋一言、以弁卷端、爰笔而
序之、以志诸宗亲之不忘本也、能尊祖也、能敬宗也、能亲亲也、能睦族也、能
光前人以裕后裔也、尚冀继此而后、树德务滋、广厥式好、出入相友、窘乏相赈、
致千万亿兆人之身、如一人之身、则身已修矣、家已齐矣、国之治、可计日以待
矣、岂不懿欤。

 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世系考

思经 编 嗣恕 抄录        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轩辕黄帝、生而神灵、弱而能言、长而敦敏、成而聪明、国于有熊、故号有熊氏。
诛蚩尤于涿鹿、天下诸侯共尊为天子。因有土德之瑞、故号黄帝。始制字、作甲
子、作算数、造律吕、制衣裳、作器用、作舟车、作宫室、作货币、画野分州、
经土设井。在位一百年而崩、寿一百十有一、葬于桥山「即今陕西黄帝陵」。娶
西陵氏之女曰嫘祖为元妃、教民养蚕、生玄嚣「少昊金天氏」、昌意、再纳三妃、
共生二十五子。

昌意公为诸侯、降于若水、娶蜀山氏之女曰昌、是为女枢、感瑶光贯月之祥、
生颛顼于若水「今在四川宁远府西昌诸县、即打冲水与金沙江合」。

颛顼公、年十岁、佐少昊、二十即帝位、以火德王天下、色尚赤、初国高阳「故
城在今直隶保定府」、故号高阳氏、都于帝邱「今山东东昌府濮州」。命五官改
作历以建寅为正、故号为历宗、作承云之乐、制九州「兖、冀、青、徐、豫、荆、
扬、雍、梁」、统领万国、北至幽陵「幽州」、南至交趾「南交」、西至流沙
「甘肃」、东至蟠木「东海中山」、日月所照、莫不砥属。帝静渊而有谋、疏通
而知事、养材以任地、载时以象天、依鬼神以制义、治气以教化、洁诚以祭祀。
帝崩、葬于濮阳。在位七十八年、寿九十七。娶邹屠氏、生八凯、又娶胜溃氏、
生卷章。

卷章公为祝融「即火德也」、听鸿鸣而作乐、娶妻曰女娇、生重黎、及吴回。

吴回公名瑶、代兄重黎为祝融、于帝喾高辛氏之世、生陆终。

陆终公娶鬼方氏之女曰女溃、生六子、次子惠连受封于黄国、以国为氏、是我姓
之始祖。别谱称黄云公为得姓之始祖、而附志曰:我黄氏祖、本陆终公之后、所
以称为黄云者、盖封国之日、黄云现于南极、帝起而拜于黄云、因赐姓曰黄姓、
国曰黄国、由此观之、是则所谓受姓始祖云公者、得无即惠连公之赐名耶、敬待
明达者、考徵焉。

 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上   篇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受封始祖云公:五帝之世、受封于黄国今河南省光州、厥后以黄为姓。故尊为我
氏得姓之始祖焉。

二 世熊启公:封于江夏、后以江夏为郡、考江夏汉置、江夏郡在西陵故城「今
湖北省黄冈县」。

三 世祖仲公:时当夏代、大禹在位。

四 世有自公:

五 世孝祖公:时夏帝相、徙都商丘。

六 世员融公:值寒浞篡位时。

七 世无际公:国乱、夏帝少康奔有仍。

八 世起龙公:时帝杼征东海、伐三寿。

九 世本宗公:国家复治。

十 世自轩公:世值太平、六夷来王。

十一世莱 公:夏帝不降之世、年丰物阜。

十二世萃 公:国泰民安。

十三世芬 公:封黄国公。

十四世蜀 公:帝孔甲采铁铸剑、国复乱。

十五世勤 公:世乱、夏桀无道。

十六世根 公:「以上出于夏代」。

十七世崇轩公:商主成汤在位。

十八世梁伯公:

十九世祖甲公:受封江夏侯。

二十世汝鸿公:

二十一世廪 公:受封黄冈伯「见商朝什录」、黄冈即江夏地「今黄冈县」。

二十二世主土公:受封南星君、时商道复兴、远方重驿来朝者、七十六国。

二十三世不稿公:官侍中郎。

二十四世佗 公:国内复乱。

二十五世扩 公:商主祖乙、封为武阳君「武阳即今直隶省大名府」。

二十六世父叔公:为大将、时国乱。

二十七世吴父公:封大里上士。

二十八世岵 公:为长城县尉。

二十九世彤 公:商帝盘庚、改国号殷、商道复兴。

三十世 倏 公:封大祝、迁历正、掌邦国志。

三十一世亚夫公:封历正、迁治票内史、出为卿士「自祖甲至此见金天祝宗法志」。

三十二世林父公:为太史、伐鬼方「北胡也」。

三十三世 公:封新筑君。

三十四世文坛公:袭爵、为典农、时文王称西伯。

三十五世约续公:为司隶校尉、长子以约为氏「见约氏世系」。「以上为商殷时」。

三十六世元所公:生于周代、江夏人、已卯三年、武王克商、都于镐京「今陕西
西安」。

三十七世髦子公:为中大夫。

三十八世见推公:官庶尹、为司谏。

三十九世君牙公:周穆王三年壬午、命为大司徒、十七年丙申、征徐戎。

四十世 鞅 公:官兖州为内史族正。

四十一世履 公:袭爵内史「见兖州志」。

四十二世辰 公:为畿内闾正、时周懿王徙都于槐里、王室衰微。

四十三世考父公:为大正、迁左丞相。

四十四世良夫公:周厉王以为司徒。王好利、公谏曰:夫利百物之所生也、天地
之所载也、人主者、或导利而布之上下、尤曰怵惕恐惧之来也、今王专利、其可
乎。王不听、诸侯不享。三十五年、王虐滋甚、芮伯作桑柔之诗以剌之。

四十五世中立公:为征军大将、与召虎平淮夷、强理其地、南至南海。

四十六世起崛公:为保障正。

四十七世宓 公:为长史、周幽王时。

四十八世 公:封宗世、迁畿内族正。

四十九世詹父公:为畿内闾正、时周室迁都洛邑「今河南洛阳」、是为东周。

五十世 僖 公:封高平侯、长子敬宗、以詹为姓「见詹氏世家」。

五十一世翳 公:为掌节上士、长子以官为姓、鲁有掌大夫、宋有长禹锡、登进士。

五十二世擘蕃公:为大正。

五十三世吉甫公:次子以父字为姓、汉有吉平为太医、晋有吉朗为御史中丞、时
周襄王四年癸酉、黄国为楚所并。

五十四世适 公:封山师「考:周有山师、是掌山林之官」。

五十五世灌 公:为宗正伯、时周简王迁都新田「今山西平阳府曲沃县」。

五十六世垂 公:为大司农。「自僖公至此见黄考权宗正辨」

五十七世息 公:封府尹、攘羌校尉。

五十八世炽 公:封上士、为畿内族正。「以后为战国之世」。

五十九世宰 公:为执政上卿、长子以宰为姓。

六十世 栋 公:封陈平侯、时周室衰微、徒拥虚器。

六十一世妥 公:为庶尹迁宗伯、谏王修德政、怀远夷、以威天下。

六十二世扁 公:为钱府上士。

六十三世淑 公:为下大夫。

六十四世浩 公:封司败、居光州固始县、为人德器深厚、恩泽及民、生四子、
三惠。

六十五世惠 公:官旧吏、晋封公。

六十六世歇 公:楚顷襄王拜为太仆、侍太子熊完入质于秦、留秦十六年、乃设
计太子逃归。未几、襄王崩、太子完立、是为考烈王、封太傅歇公为相、以淮十
二县封为春申君「即今苏州府治」、修阖闾故城以为都邑、浚河于城内、四纵五
横、以通太湖之水、改楚门为阊门。歇公用宾客之谋、北兼邹鲁之地、用贤士荀
卿为蔺陵令「今山东充州府峄县」、修举法政、练习兵士、楚国复强。时周赧王
五十二年、合黄帝纪元二千四百三十五年也。

六十七世幼冲公:字太公、秦始皇时、西关大儒、时始皇焚书、公与卢生等议、
始皇怒而坑之者、四百六十余人。公生十二子、四子大纲。

六十八世大纲公:生九岁、能草书、汉高祖即位三年、拜光州剌史、以公有古人
之风、封江夏侯、再封汉定侯、兄弟皆赐三公之服。公复居光州固始县。

六十九世公卿公:

七十世 士夫公:

七十一世霸 公:字次公、习文法、善御众、武帝朝入钱赏官、以廉能、迁河南
丞、宣帝本始元年戊申召为廷尉正。霸以外宽内明、得吏民心、户口岁增、为天
下第一。元康二年、徵为京兆尹、寻坐法贬秩、诏复颖川太守、在郡八年、仁政
大行、神雀数集、神爵四年、癸亥夏四月、赐爵关内侯、后数月、徵为太子太傅、
五凤三年丙寅、以霸为丞相、再封建成侯、自汉兴以来、言循吏者、以霸为首、
甘露三年、卒于家。谥文公、寿八十二岁、夫人巫氏、生五子、季曰宗。

七十二世宗 公:

七十三世禄 公:

七十四世香 公:字文强、生于江夏安陆。九岁失母、思慕憔悴、事父至孝、躬
执勤苦、夏天暑热、以扇凉其床榻、冬天寒冷、以身温其被席、乡人称其孝。年
十二、太守刘护闻而召之、署为门下孝子、甚见爱敬、虽家贫、尤苦学、遂博通
经典、究精道术、能文章、京师号曰、天下无双、江夏黄香。延光元年、迁魏郡
太守、郡内有内外田园、赏与人分种收谷、岁数十斛、公曰、田令、商者不农、
王制、仕者不耕、食禄文人、不与百姓争利、乃悉以赋入课、令耕种、时被水年
饥、乃分俸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、于是丰富之家、各出义谷助官廪货荒民获全、

后坐水潦事免。数月卒于家、所著赋牒书奏、凡五篇。夫人李氏、生三子、长琼、
次瑰、三理。

七十五世琼 公:字世英、公卿多荐之、东汉顺帝永建二年丁卯以处士为议郎。
公配陈氏、生四子、季曰恩荣。

七十六世恩荣公:隐居不仕、朝廷屡徵不起、赐隐服。娶李氏、生二子、长曰琬。

七十七世琬 公:字子琰、少辨慧。公初拜少府、为豫州牧、击平寇盗、威声大
振、灵帝中平六年也。及献帝即位、以公为太尉、封关内侯、更封阳泉乡侯。公
配夫人吴氏、生二子、长通、次奎。

七十八世通 公:灵帝时、屡举不动、作官数任、年将耳顺、再应举、后官垒曹。
生五子。次曰忠。

七十九世忠 公:字汉升、南阳人、先为刘表帐下中郎将、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
长沙、后事韩玄、虽年近六旬、却有万夫不当之勇、能开三石力之弓、有百步穿
杨之能、长沙失败、乃从刘备入蜀、封为武威将军、先锋陷阵、勇冠三军、击斩
夏侯渊于定军山、以功赐爵关内侯、昭烈帝即位、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及
公为五虎将军、章武二年、随先主伐吴、先主言公年老无用、公不认老、乃曰:
吾年虽七旬有余、尚食肉十斤、臂开二石之弓、能乘千里之马、看吾斩将、老也
不老。仍冲锋破阵、夺关斩将、后被伤、殒于御营、寿七十五岁。谥刚侯、生六
子、次公衡。后人有诗赞曰:老将说黄忠、收川立大功、重披金锁甲、双挽铁胎
弓、胆气惊河北、威名震蜀中、临亡头似雪、尤自显英雄。

八十世 公衡公:初事刘璋、及先主袭西川诸郡、皆望风降附、独公闭门坚守、
璋服、乃降。先主处之显任、累官车骑将军、先主被吴所败、公在江北、道绝不
得还、率众降魏、有司请收妻子、先主曰:孤负权、权不负孤也、待之如初。魏
主丕谓曰:君欲追踪陈韩耶、对曰:臣受刘主殊遇、降吴不可、还蜀无路、是以
归命、且败军之将、免死为幸。丕善之、拜为镇南将军、司马宣王懿曰:黄公衡
快士也。公生四子。

八十一世腾 公:又名胥、隐者。

八十二世知连公:号玉衡、晋怀帝时、为永嘉太守、居家孝友、族兄弟无子者为
之立后、分俸以赈族中贫者及置义田。

八十三世元方公:时五胡乱华、元帝南渡、公随入闽、守晋安、居官廉明、为政
慈惠、封闽国公、卜居闽之乌石山「即今福建福州府侯官县」。姿质异人、轩秀
魁梧、诗书博览、工草书、世号延绵、闽人知学、实自公始。享寿九十五岁、卒
于官。谥文节公。配夫人周氏陈氏、子孙立祠奉祀、厥后蕃衍、散居闽粤两广、
而开闽粤支派、历五代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、登科第、居显官、列贤书、忠孝
节廉者、大不乏人、皆公余荫也。故公实为闽粤两省黄氏始祖焉。

八十四世仲 公:永嘉末年随父渡江、为泉州剌史、因留泉州为八闽望族、封闽
国公。生九子、长雍伯。

八十五世雍伯公:名泓、经史博览、官至太史。配陈氏、生四子、次如意。

八十六世如意公:好诗书词赋、尝与四子子贱弃家入山、结茅隐居、朝廷屡徵不
起、后举孝廉、官至东宫舍人、生四子、次齐。

八十七世齐 公:官至中郎将。

八十八世西 公:

八十九世贵林公:官至祭酒。生四子、次端仪。

九十世 端仪公:为建安都阳令。

九十一世子若公:好经史、博文强记、号为智囊、仕陈为荆州剌史、武帝收用贤
俊百余人、公为首拔、召为附马、生六子、次滔之。

九十二世滔之公:隋时、为青钱学士、官至御史。

九十三世芳 公:号竹岩、唐太宗时、官晋安参军、勤恤少民、闽中岁饥、出谷
赈济、惠及邻邑、邑人交口称曰:此黄参军之遗德也、家书遍览、训诲儿孙、讲
道于闽之东山及撰家谱图序、以贻于后、并与高士廉、温彦博等、奏定天下氏族。

九十四世冲 公:唐时隐士。恭查峭山公支派、族谱有鹰公者。字维淡、生五子、
长皓名字彦高、次盛名字彦胜、三桂名崖字彦辅、四材名岸字彦忠。唐戊戌
进士、官桂州剌史、迁莆田。则鹰公者、当即冲公也、而峭山公支派、亦当由此
分矣、是否属实、尚待考证。「思经附志:鹰公、名宾、字维淡、公自光州固始
县入闽、徙居邵武地名平洒家焉、以五经课子、显名于世、号曰五经先生、生五
子、皓、盛、桂、材、杵」。

九十五世皓 公:名字彦高、官翰林学士、寿七十八岁、葬于平洒凤尾。生二
子、长任、次福。

九十六世任 公:字明志、官至太守、生四子、四锡。

九十七世锡 公:字忠、号至朋、唐文宗至道中、任教官。配杨氏、合葬邵武和
平乡「又名鹳薮黄家林」。生五子、长德山、次海山、三义山、四岱山、五峭山。

九十八世峭山公:名岳字仁静号首冈。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癸已「即公元八七
三年」四月十五日戌时、卒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丑「即公元九五三年」十一月
初十日已时、享寿八十一岁、卜葬鹳薮黄家林旧墓、坐辛向乙。

 公自幼沉宏、有智略、当唐帝昭宗时、大憝秉国。时陇西王见公有干济之才、
即举为千户长、唐昭宗乾宁二年三镇犯阙、李克用请兵讨之、公内助密谋、外参
戎政、上乃赐诏其忠诚、进克用为晋王、进公为千户侯、迁平章阁待直学士、兼
刑部尚书、钦辖两广军务。天四年三月、朱温移唐祚、公闻之、绝粒者累日。
既而创和亲书院、诱进后人、至后周太祖广顺元年、公寿八旬、因扫径以会姻族、
呼诸子命之曰、封人之嵩祝也、颂以三多、尧帝云、多寿则多忧、多男则多惧、
尔等兄弟二十一人、既各婚配及所生下男女有一百四十余人、吾非不欲环侍吾侧、
以终余年、第恐多男多惧、吾何德以克守先绪自恃欤、然吾以今当八十之年、将
有九泉之虞、固不经朝廷之政、不务农桑之业、承接上春申君下及鄂州宗派、吾
至此置业立产、年载多久、仓库渐虚、家口繁多、供给浩大、思何以为子孙计、
复而思之、吾旧列戎行、身经几半天下、于福建延平、汀州、泉州、三建、广东、
广西等处远不过三千余里、尝闻八蛮洞口、人顽苗梗、礼义无知、后蜀主建兴二
年、诸葛亮驱出南番而去、现今荒地广阔、山环水秀、甚好经营、吾今老矣、今
有水里之鱼、可慕云中之鸟、尔等往为开区、业可耕桑、便成乐国、三妻位下、
各留长子、以奉晨昏、其余一十八支、吾将缗钱八万贯、白银八百秤、作二十一
份均分、各人依数收领、俱可信步由天、命名随地、谁云散不如聚、而共恋此一
方、则依桑梓者为居仁、去榆者为任达、诸子齐答曰:俗不云乎、养儿待老、
积谷防饥、吾父日暮桑榆、儿等方惴焉滋惧、今不能及时爱日、而反抛垂白之高
堂、远处他乡、多男何益也、此行非儿等所愿。公曰:尔不闻燕雀贻谋而殆、鹪
鹩巢林而安、余之所虑、良由自也、惟时六戚亦扬觯而前曰:池内之鱼应逊云间
之鹤、际此海田更变、而翁审熟思深、奈何效哺乳之儿、向母怀索食也、公曰:
达人之见、大抵皆同、择木而栖、又在良禽耳。于是以所积之财物而付之、并新
修家乘、亦各授一帙、以便年深岁久、认所来由、知吾祖分自光州、今绥城旧族、
乡名画锦、里号和平而中城鹳薮竹粟头、皆吾一脉之亲。所以比屋而居多也、
但当珍藏谱牒、遥接书香、庶上不坠贻谋之家声、下可绵子孙之世泽、又何令吾
之得而虚视也、他日相逢、彼以礼施、此以礼报、频来而不拒、久来而不疏、是
以天地祖宗、相为默鉴、尔等兄弟可卜吉登程、言无多嘱、因占一诗以授之:

骏马堂堂出异方、任从随处立纲常、年深外境犹吾境、日久他乡即故乡。
朝夕莫忘亲命语、晨昏须荐祖宗香、但愿苍天垂余荫、三七男儿总炽昌。

 夫人上官氏、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卯十月二十八日子时、卒于后汉高祖天
福元年丁未四月二十三日未时、寿七十七岁、葬于黎舍觉禅寺后天池塘。吴氏夫
人生于唐禧宗乾符五年戊戌七月初六日酉时、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甲寅三月三
十日子时、寿七十七、葬于大鼠冈大墓、郑氏夫人生于唐禧宗广明元年庚子七月
初五丑时、卒于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十月初二日卯时、寿八十二、葬于官济庵牛
栏窠。

附峭公诗「之一」

和梅荀盖楚湖洋、政化衢卢福林塘、发潭井延允城层、官吴郑氏孕流芳。
峭公当日居何职、唐朝为官尚书郎、代代儿孙须紧记、家家蕃衍绍书香。

峭公诗「之二」

拾郎峭老有三妻、官吴郑氏七子齐、建业兴家离祖地、宋代分支为汝题。
吾年八九难相会、归来报命省亲帷、若然富贵贫与贱、相逢须念共根蒂。

附福建大宗祠对联

春申君七代未分教烈女一十三男文武走班登金榜
平章公九世同居属三妻二十一子四方随处立纲常

附记:懋于甲戌年十二月初八日「公元一九九五年一月八日」亲往福建省邵武市
和平镇坎头「十头村」上井村察看、蒙当地宗亲接待。亲见「黄氏峭公祠」就
在上井村前、是民国庚申年一九二零年修建的、因年久失修、毁坏不堪、现得邵
武市政府重视、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、倡议修缮。峭公墓在离坎头村—上井村约三
公里的小山岗、有小路直达、山上长满松树及杉树、郁郁葱葱、墓地就在山窝上、
宽约百平方、四周全用花岗岩镶砌、墓碑矗立在中央、碑高一百三十厘米、宽三
十七厘米、横额上刻「唐工部侍郎」、碑心刻「祖考名峭字山公黄公之墓」、右
刻「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吉日」、左刻「二十一股子孙敬立」、傍有邵武市政府石
刻的通知「列为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尚待扩建」。

九十九世和 公:字维栋、峭公长子、配曹氏张氏、在家侍奉。居和平下城堡、
生七子。

 政 公:字维桂、峭公次子、宋兴国八年、试六合成家赋、登进士、官大司空。
吴氏夫人长子、居家侍奉、居和平竹粟、配邹氏余氏罗氏范氏、共生二十一子。

 发 公:字维梁、峭公三子、配朱氏何氏官氏、生四子。居和平头、郑氏夫
人长子、居家侍奉。

 梅 公:字维相、峭公四子、居邵武太宁梅口坡、后迁江西、上官氏次子。配
周氏江氏蔡氏、共生三子。

 化 公:字维杭、峭公五子、登进士、居汀州宁化县、后迁湖广钟祥县、是吴
夫人次子、配梁弋伍三氏、生四子。

 潭 公:字维权、峭公六子、官兵部尚书、居延平府将乐县黄潭乡、后迁江西
吉安府吉水县、郑氏夫人次子、配韩刘张三氏、生四子。

 荀 公:字维桥「云龙公」、峭公七子、宋兴国八年、试六合成家赋、登进士、
官大司空、居太宁上高堡上荀、后迁苏州、上官氏夫人三子、配李吴二氏、生四
子。

 衢 公:字维梓、峭公八子、居邵武太宁二十一都、永兴上下衢、后居漳州仁
里乡、又迁衡州衡山县、吴氏夫人三子、配江陈二氏、生三子。

 井 公:字维杨、峭公九子、官朝烈大夫、居南丰县泷井乡双井头、后因教读、
至梅州「今之嘉应州是也」、移于石窟都员子山径背、因世乱、复迁城西五马坊
水巷口居住、公精通地理、到梅州窥见水南地利人和、山环水绕、藏风聚气、遂
择吉地、竖造屋宇、作为祖祠、形如寒波影月、后人有诗咏公曰:先生负笈寓程
乡、卜择移居五马坊、泷井蟠龙仍旧贯、寒波影月筑新庄、水南脉脉源流远、天
北巍巍引望长、世德清芬绳祖武、绵绵瓜瓞侍君王」。郑氏夫人三子、配戴李二
氏、生七子、长历尧「居梅州」、次历舜、三大成、四大同、五大忠、六大用、
七大全。

 盖 公:字维林、峭公十子、居邵武太宁县四十一都盖竹、后迁南雄及开封府
祥符、上官氏夫人四子、配张周马曹四氏、生三子。

 卢 公:字维枢、峭公十一子、居邵武建宁县卢田安吉、吴氏夫人四子、配官
杨二氏、生五子。

 延 公:字维根、峭公十二子、居延平津口然塘里、后迁江西吉安府万安县、
郑氏夫人四子、配王陈二氏、生四子。

 楚 公:字维松、峭公十三子、居建宁府太上县楚溪堡黄坊、后迁陈留县、又
迁长沙府善化县、上官氏夫人五子、配李郑廖三氏、生四子。

 福 公:字维柯、峭公十四子、居福州清福村、后迁四川成都西坝、吴氏夫人
五子、配万罗林三氏、生五子。

 允 公:字维柏、峭公十五子、居建宁允盛堡、后迁江西万安县、郑氏夫人五
子、配龚吴二氏、生六子。

 湖 公:字维材、峭公十六子、居延平将乐县大龟潭、后迁潮州府及江西、桂
林、上官氏夫人六子、配危秦郑三氏、生四子。

 林 公:字维桃、峭公十七子、官中书舍人、居建宁石城堡新成村、后迁江西
南昌府、又江西九江府金山下、吴氏夫人六子、配宋曾二氏、生五子。

 城 公:字维枝、峭公十八子、居邵武太宁县桂林堡、后迁湖南鄂州府梅村、
郑氏夫人六子、配曾朱二氏、生四子。

 洋 公:字维枋、峭公十九子、居延平黄洋岩、后迁湖广及江西赣州、上官氏
夫人七子、配唐倪刘车四氏、生三子。

 塘 公:字维桢、峭公二十子、居邵武建宁县开山堡石塘里、后迁杭州余杭县、
及常州江阴县、吴氏夫人七子、配郑谢胡三氏、生三子。

 层 公:字维彬、峭公二十一子、居延平黄层口、后迁浙江湖州府长兴县、又
杭州云梯县状元坊、郑氏夫人七子、配倪陈二氏、生三子。

一百世 历尧公:乃峭公之孙、井公之子、从受封得姓始祖云公、传至我公考世
系一百传矣、配汤氏、生子名冈。

一百零一世冈 公:配罗氏、生五子、次元仪。

一百零二世元仪公:配张氏、生子名阁。

一百零三世阁 公:配赵氏、生三子、次万荣。

一百零四世万荣公:配谢氏、生子忠章。

一百零五世忠章公:配杨氏、生子先刚。

一百零六世先刚公:配杨氏、生子名春。

一百零七世春 公:配杜氏、生二子、次尚义。

一百零八世尚义公:配龚氏、生子淑能。

一百零九世淑能公:配古氏、生子名震。

一百一十世震 公:字忠瑾、英年中魁、举孝廉于南昌、后复南昌原藉。配江氏、
生子名文。

一百一十一世文 公:字宇高、登进士、官尚书、配曾氏、生二子、长通。

一百一十二世通 公:字景升、一字汝彦、文魁、敕授尚书郎、因世乱、曾出守
广东诸镇、寿七十八、葬南昌府城西堡。配李杨二氏、生三子、次僚。

一百一十三世僚 公:字海虎、号良臣、是通公次子、生于南昌、登进士、任琼
州太守、俸满、道经梅州、爱其出水清奇、立基五马坊水巷口「即今梅县城西门
外」。公生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癸已、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八月十五日、
寿九十六、祖妣合葬于黄塘。配周氏孙氏、生四子、天祯、天福、天祥、天禄。

一百一十四世天禄公:字庆荣、号真可、念一郎、乃僚公之四子、祖原居梅州五
马坊水巷、而后徙居福建上杭县石牌前、是为石牌前之开基始祖。生于元朝天历
二年已巳、配江李廿娘、生子百秀、考妣合葬于石牌前水口涵水湖。

一百一十五世百秀公:配廖氏「十三娘」、合葬在石牌前水口外过大河桥。

一百一十六世千二郎公:配邱氏「十七娘」、合葬于鹅子岭。「同治二年癸亥六
月吉旦福建汀州上杭石牌前黄季字日容修订」。

一百一十七世万五郎公:配廖氏范氏。

一百一十八世念五郎公:配吴氏。

一百一十九世邓荣公:号百五郎、原藉闽上杭县石牌前。配余氏、生四子。长永
兴、次永成、三永富、四永隆。当日兄弟四人遭难而徙居于广东清远县浜江黄沙
水杉树村。考葬浜江池水北流坑地形号飞凤朝阳、妣葬龙颈水东径塘肚地形猫儿
捕鼠。

 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下   篇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开基始祖永兴公:系中宿派系自闽迁粤之开基始祖也、自受封得姓始祖云公至此
已一百二十传矣。乃邓荣公之长子、字粤天、号千一郎、原藉福建汀州府上杭县
古楼冈「即今石牌前官田村」。祖居家素称孝友、门庭雍睦、赋性刚毅、豪爽好
客、曾于村外海旁、建造八角水亭、穷极壮丽、兄弟每日邀集亲朋、遨游歌舞于
其中、或酒阑兴致、即投壶舞剑以为戏、喧哗之声、彻于两岸、人多嫉之、日者
偶因酒后触忤权贵、祸几不测、幸我祖见机逃窜、不为所困、而权贵心怀愤恨、
日思以他事中伤之、我祖忽起怀刑之念、遂兴徙居之心、乃属诸亲昆弟而告之曰:
吾闻贫不与富敌、富不与官争、大丈夫有志四方、何往不善、我兄弟盍去而他图
乎、诸弟唯唯、于是密整行装、告辞宗族、兄弟四人、乘夜逃出闽境、直入粤东、
水陆兼程、妄敢逗留、旬日已抵广东清远界、遂结草为庐、时祖性耽游猎、虽逃
难之中、犹畜鹰犬、一日追逐猛兽、循河而入、俄至一处、峰峦毓秀、土地旷邈、
寂无人居、我祖偶然至止、徘徊不忍去、适遇一老者在旁、须发斑白、风格飘然、
我祖揖而请曰:兹何土也、老者曰:黄沙水也、祖曰:土属何辖、老者曰:清远
浜江也、我祖因默而志之、遂拱而别。归与诸弟谋曰:今日游猎之所、乃乐土也、
吾兄弟既欲徙居、无已其卜于此乎、诸弟曰兄言是也、旋即航船而归、仍回故土、
告诸从侄惠琳、约与俱来、惠琳不欲、祖曰:人各有志、奚可强也。爰于大明成
化乙酉春初「公元一四六五年」拜祠祭墓、鬻宅办装、刻日进发、是时权贵心犹
未平、自我祖外窜、日遣健仆侦伺于门外、若将得而甘心也者、我祖往返以夜、
不为所觉、既而闻举家迁徙、刻期已定、乃潜使十余人、先待于隘以杀之、祖知
之、即戒诸弟勿由其路、请从他道以避之、时群弟俱以勇力自负、咸思与抗拒、
我祖坚执不从、遂相与戒备而行、越两月、始达清远浜江河口、泊舟登岸、再诣
旧日游猎之所、山川景色、依然如故、遍寻襄日之老者、已不复见矣。岂其仙欤、
用是玩地相脉、营立房屋、兄弟同栖此焉、屋角左右、栽植杉树数百余株、因取
名曰杉树村。斯时、祖之考妣尚在故土、心犹未安、乃复归、负其骸以卜葬于此。
奔驰闽粤间、往返不啻数千里、不辞劳瘁、是其孝思性成、殆亦人非所易及者。

 我祖配谭氏、生五子、长惠瑛、次惠琼、三惠、四惠、五惠琏。莫非克家
令器、皆能丕振家声、当是时家道寝昌、孙支迭盛、我二世祖兄弟五人、因见地
狭人稠、难以聚处、更谋一再迁之策、复由黄沙水徙居今城村、厥后遂家于此
焉、时正德癸酉八月秋间也「即公元一五一三年」。妣祖合葬于浜江黄沙水雾下
「大竹园村边」、地形号宝鸭落池塘、坐子向午。

 永成公:乃邓荣公之次子、号千二郎、配陈氏、生二子、长惠聪、次惠宣「早
卒」。惠聪公娶林氏、生二子、长、次「妻刘氏无嗣」、公娶张氏、生子
邹保字汝文、娶戚氏、生二子、长瑞祥、次瑞俊「俱无嗣」。是以永成公一派、
已无后裔矣。

 永富公:乃邓荣公之三子、号千三郎、配张氏、生三子、长惠安「早亡」、次
惠金、三惠明「无嗣」、惠金妻张氏、生三子、长福、次裕「早亡」、三、福
公妻范氏、公妻林氏「俱乏嗣」。是以永富公一派又乏嗣矣。

 永隆公:乃邓荣公之四子、号千四郎、配吴氏、生三子、长惠麟「妻邹氏无
嗣」、次惠全、三惠瑜、惠全公娶曾氏生子名岳、惠瑜公娶陈氏生子名凤、而岳
公妻张氏生三子、长宗德、次宗富、三宗润、凤公妻刘氏、宗德公妻钟氏、宗富
公妻周氏、宗润公妻罗氏。按祖兄弟四人、原藉福建而迁于粤之清远浜江黄沙水
杉树村、迨至四世宗德公等乃迁于池水北流坑尾田边等处、厥后家道迭兴、子孙
蕃衍其间、而我永隆公实为田边乌桕朗双坑茶坑一派之始祖焉。

城村黄氏大宗祠孝治堂长联:

孝友著家声由江夏递衍岭南、历溯清芬、景仰千秋光史册。
治平绵世泽自上杭乔迁中宿、宏开远绪、福流万祀荐馨香。

十三世裔孙龙瑞撰

祠堂壁诗「其一」

清江冈上构华堂、忠孝无双江夏黄、
百里花封留政绩、千年翰墨擅文章。
绵绵世泽贻孙子、赫赫家声起汉堂、
一见此祠应敬念、漫题左右两廊。

祠堂壁诗「其二」

一篇俚句示儿孙、科第诗书世守传、
南处北居无异族、千枝万叶本同源。
贫贱患难宜相恤、富贵荣华莫自专。
耀祖光宗方尽道、勿令冒污玷清门。

二世祖惠瑛公:乃永兴公之长子、原配詹氏、继娶曹氏、生子名华。华公娶马氏、
生二子、长宗荣、次宗兴、而宗荣公娶张氏「无嗣」、宗兴公娶曾氏、生子名佐、
佐公娶傅氏「无嗣」。传至五世而无嗣。妣祖葬不详。

 惠琼公:乃永兴公之次子、号万二郎、本居二房、因长房传至五世而无嗣、故
以我祖作大房、初随父从闽迁粤之清远黄沙水、至我祖兄弟五人、复由黄沙水徙
居今之城村、厥后遂家此焉、配曾氏、生三子、长瓒、次钰、三。考妣合葬
于龙颈寨冈顶处。

 惠公:乃永兴公之三子、号万三郎、因长房传至五世而无嗣、故以我祖作二
房、初随父从闽迁粤之清远黄沙水、至我祖兄弟五人、复由黄沙水徙居今之城
村、厥后遂家此焉。配妣朱氏、生五子、长铣、次、三銮、四镇、五。孝妣
合葬于石坎水口曲滩、地形号夫子弹琴。

 惠公:乃永兴公之四子、号万四郎、因长房传至五世而无嗣、故以我祖作三
房、初随父从闽迁粤之清远黄沙水、至我祖兄弟五人、复由黄沙水徙居今之城
村、厥后遂家此焉。配蓝氏、生二子、长正、次龙、正公妻冯氏、生二子、长宗
秀「早亡」、次宗保、妻温氏、生勉、而勉公妻王氏「无嗣」、只存我龙公、配
林氏、生子宗杰。考葬于曲滩围后鹿仔坳。妣葬于大背后辰岭。

 惠琏公:乃永兴公之五子、配何氏、生子名、公妻刘氏生子名满「无嗣」。

三世祖 公:字廷举、号杏村、乃惠公之次子、配吕氏、生四子、长宗洋
「早亡」、次宗汉、三宗深「妻温氏无嗣」、四宗泽「早卒」。仅存我宗汉公一
脉耳。考葬于羊咩径马鞍坳、妣葬于龙颈大围村前。

四世祖宗汉公:乃公之子、配谢氏、生子名韬、韬未逾周岁而汉公已弃世、生
活无着、不得已而托迹于外戚之所、存心于微线之嗣、可为女中丈夫也。考葬于
羊咩径马鞍坳、妣葬于白坟村背地塘仔坳。

五世祖韬 公:字君略、号带源、乃宗汉公之冢嗣也、初原随母寄育于峡头营周
伯纲故戚之家、吹唱于牛背之上、迨后长大成立、遂家于其处、我祖为人卓识明
敏、才略过人、自幼练达世务、善理家政、生产规模远大、未数十年间、隆业日
起、腴田连阡厦屋渠渠、竟以白手兴其家焉、遂为峡头营开基之始祖、配麦氏、
生五子、长梦麟、次梦朋、三梦鸾、四梦龙、五梦「早卒」。迄今阅十余世、
子孙蕃衍、财业兴隆、可谓盛矣。公溯生于明嘉靖年间、妣生于明嘉靖丙午、终
于万历癸丑八月二十一日午时、寿六十八岁。考葬于白坟村背地塘仔坳。妣葬于
大岭太婆堕。

六世祖梦麟公:字瑞兴、乃韬公之长子、配罗氏、生子守圣「早卒」、考葬于大
岭麦氏太婆坟侧处「附母合葬」、妣葬于羊咩径马鞍坳处。

 梦朋公:字瑞广、乃韬公之次子、原由峡头营徙居瑞云村旧围、生于大明万历
五年、公葬龙颈坪白坟前、妣欧氏生于大明万历六年、终于顺治二年、葬于大塘
金鸡拥谷箩。生三子、长守明、次守祥、三守纪「祥纪早亡」。

 梦鸾公:字瑞□、乃韬公之三子、原由峡头营徙居东门头村、配李氏、生三子、
长守傅、次守勤、三守纶。

 梦龙公:字瑞□、乃韬公之四子、原由峡头营徙居禾云木龙头及龙颈茅田。

七世祖守明公:乃梦朋公之长子、生于明朝万历年间、寿辰不详、配刘氏、生七
子、长佩壁、次佩珍、三佩琳、四佩、五佩、六佩璇、七佩环、当时是明季
鼎革之际、天下纷纷、人情汹汹、明室将颓、人民星散、不知珍琳璇环兄弟五
人徙居何处、至今我守明公派下、实存壁两房耳。公葬南鸦尾大笪乌石、妣葬
东门头村背。

八世祖佩壁公:字奕相、乃守明公之长子、配罗氏、生三子、长聚业「即旗美村
太始祖」、次惟业、三成业「居白坟村开基祖」。考妣合葬东门头村侧。

九世祖聚业公:字忠朝、乃佩壁公之长子、配陈氏、生子子亮。生于顺治十七年
庚子四月二十四日寅时、终于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四月初三辰时、寿六十一、葬西
坑土名鹧鸪落田、妣陈氏生于顺治十七年庚子九月二十九日子时、终于乾隆七年
壬戌九月十二日申时、寿八十三、葬于白坟村背山塘尾桂坑。

十世祖子亮公:乃聚业公之子、配李氏、生二子、万德、万生「早溺于河浜」。
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四月二十九日戌时、终于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五月二十八日
辰时、寿八十三、葬东门颈村背路上、妣李氏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八月二十六
日已时、终于乾隆十九年甲戌正月初八末时、寿五十五、葬于龙颈坪白坟前。

十一世祖万德公:乃子亮公之长子、生于康熙六十年辛丑二月十七日酉时、终于
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三月十四日辰时、寿六十、妣周氏、生于雍正二年甲辰七月二
十二日酉时、终于乾隆五十四年已酉七月十三日午时、寿六十六、祖妣合葬于大
塘金鸡拥谷箩。而我祖原居于峡头营旧围、生子六人、长廷秀、次文秀、三俊秀、
四明秀、五元秀、六儒秀「无嗣」、而廷秀、文秀两公从峡溪徙居今之旗美村、
是为开基旗美村之始祖焉。

十二世祖廷秀公:乃万德公之长子、生而岐嶷、性颖悟、及长、有大志、笃于学、
而不获售、退守家塾、以教读课耕为事、承父荫、家颇裕、惟弟侄众多、而所居
地狭、爰让宅卜居、遂提携五子、复由峡颈营徙居今之旗美村、时嘉庆五年庚申
冬月即一八零零年、厥后丁财迭盛、遂安居此焉。祖生于乾隆六年辛酉七月十三
日辰时、终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五月十七日午时、寿七十七、葬于建中乡军营村
后山名大坟堂、妣陆氏、生于乾隆八年癸亥七月初十日亥时、终于嘉庆二十四年
已卯正月初七日、寿七十七、葬于烂坑土名蛤墩。生五子长佐圣、次佐贤、
三佐彩、四佐达、五佐儒「无嗣葬村前」。

十三世祖佐圣公:乃廷秀公之长子、公性纯善、闲静少言、不慕荣利、素性嗜酒、
常宴饮自娱焉。公生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六月十八日午时、终于道光十二年壬辰十
月二十四日子时、寿六十八、妣陈氏、生于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三月二十六日、终
于咸丰七年丁已八月初四日子时、寿九十一、祖妣合葬于大岭地名猛虎跳墙。生
二子维聪、维成「早卒」。

 佐贤公:配刘氏、生二子、维章「早卒」、维敬「该房子孙已去南洋」。

 佐彩公:配刘氏、生三子、维吉、维沃、维昌。

 佐达公:配欧氏、生三子、维开、维超、维发「早卒」。

十四世祖维聪公:乃佐圣公之长子、字熙祥、公平生赋性颇烈、品行端方、出言
果决、作事坚刚、一生勤俭自勉、中正自持、而家道虽贫、乃能安命自守、迨至
三十六始娶祖妣氏、举五子、长义连、次勇连、三昆连、四厚连、五学连、俱
能丕振家声焉。公生于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五日子时、终于同治元年壬戌
六月三十日午时、寿七十六、妣生于嘉庆九年甲子十二月二十八日子时、终于咸
丰八年戊午三月十七日子时、寿五十五、祖妣合葬于大塘后山。

 维成公:乃佐圣公之次子、生于乾隆六十年乙卯二月二十九日未时、终于嘉庆
二十二年丁丑六月六日卯时、年仅二十三未娶不禄、与侄昆连合葬于龙颈坪风雨
亭。

十五世祖义连公:字赞炎、乃维聪公之长子、生于道光元年间、寿辰不详、妣梁
氏、生于道光三年癸未十月十三日卯时、终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十二日子时、
寿七十三。生二子、美、美琚。

 勇连公:字定炎、名荣光、乃维聪公之次子、国学生、为昭武都尉、祖葬于浜
江径口。妣郑氏、生于道光七年丁亥三月十七日酉时、终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九
月十四日未时、寿七十四、葬于茶仔。生五子、长美璋、次美珩、三美珍、四
美玲、五美珑。

 昆连公:乃维聪公之三子、生于道光十三年癸已十一月二十二日卯时、终于咸
丰七年丁已十二月初二日巳时、卒年二十五、无嗣。与叔维成公合葬于龙颈坪风
雨亭。

 厚连公:字标炎、乃维聪公之四子、生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、终于民国十四年
乙丑、寿八十三、妣郑氏、生于道光二十年。生二子、美潮、美波。

 学连公:字建炎、乃维聪公之五子、公性秉直、忠厚诚笃、十四岁丧母、十九
岁丧父、躬执勤劳、幼读书年余而失学、善于看书学习、刻苦钻研、其识见广、
维护公益、和睦乡邻、德之厚也。公生于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十月初一日、终于民
国十六年丁卯九月二十三日酉时、寿八十三、妣梁氏「本乡上田心村人」、生于
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七月十一日、终于民国三年甲寅六月二十八日、寿六十八、祖
葬于本村前旗美、妣葬于村前三步石。生三子、长美、次美景、三美本。

十六世祖美公:乃义连公之长子、生于道光年间、年月不详、妣温氏、继室郑
氏、「嗣男」嗣辉。

 美琚公:监名凤鸣、乃义连公之次子、生于道光年间、年月不详、妣李氏、继
室罗氏、生七子、长嗣显、次嗣辉「出嗣」、三嗣晋、四嗣馨「无嗣」、五嗣卓、
六嗣森、七嗣彬。

 美璋公:乃勇连公之长子、生于道光三十年庚戌二月十四日辰时、寿三十八、
妣何氏、生于咸丰元年辛亥正月初十日酉时、终于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十二月初八
日寅时、寿九十三、生子嗣佳。

 美珩公:乃勇连公之次子、生卒年月不详、妣邵氏、温氏、生五子、长嗣香、
次嗣享、三嗣演、四嗣棣、五嗣椿「四五无嗣」。

 美珍公:乃勇连公之三子、生于同治二年癸亥七月十二日、终于民国二十一年
壬申九月二十四日、寿七十、妣周氏、生于同治三年甲子七月、终于光绪二十五
年已亥、寿三十六、继蔡氏、生卒年月不详。生四子、长嗣贵、次嗣敦、三嗣伦
「出嗣美珑」、四嗣钊。

 美玲公:字通理、号玉方、乃勇连公之四子、监名凤仪、国学生、都司衔、例
赠五品顶戴、任清远右营、后任十五区区长、公性刚直、有勇谋、剿匪有功、威
名大振、溯生于同治年间、配麦氏、生子嗣鉴。

 美珑公:乃勇连公之五子、妣氏、「嗣男」嗣伦。

 美潮公:乃厚连公之长子、妣周氏、生二子、嗣镜、嗣锡。

 美波公:乃厚连公之次子、妣谢氏、生二子、嗣金、嗣银。

 美公:乃学连公之长子、生于光绪二年丙子、终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、卒年
二十五、妣戚氏生于光绪二年丙子八月十三日、终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十一月初
六日、寿六十五、祖妣合葬于白石窟蚊帐、「嗣男」嗣惠。

 美景公:字志明、乃学连公之次子、一生勤劳俭朴、善经营、年十七佐父操持
家计、兢兢业业、历经坎坷、不趋炎势。生于光绪八年壬午六月二十一日、终于
公元一九五二年壬辰六月十八日申时、寿七十一、妣郑氏、生于光绪九年癸未七
月初二日、终于公元一九五三年癸已九月初九日寅时、寿七十一、庶室曹氏、生
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二月十四日、终于一九七九年已未三月二十九日午时、寿七十
六、祖妣合葬于大坪金钩地。嫡子嗣懋、嗣恕、庶室子嗣惠「出嗣美公」、嗣
恩、嗣忠、嗣志、共六子。

 美本公:乃学连公之三子、生于光绪十一年乙酉、终于光绪十七年辛卯、年仅
七岁、溘然西赴、葬于宋湖塘。

十七传嗣显:乃美琚公之长子、妣郑氏、生二子、能权、能枢。

 嗣辉:字萼楼、乃美公之嗣子、生于光绪九年癸未、妣陈氏、生子能德。

 嗣晋:妻冯氏、无嗣。

 嗣馨:早卒。

 嗣卓:乃美琚公之五子、妣李氏、生二子、能钧、能超、

 嗣森:乃美琚公之六子、妻郑氏、无嗣。

 嗣彬:乃美琚公之七子、妻周氏、无嗣。

 嗣佳:乃美璋公之子、生于光绪三年丁丑四月二十二日子时、终于民国四年乙
卯十一月初十日丑时、寿三十九、妣梁氏、生于光绪元年乙亥十一月初四日酉时、
终于民国三十三年甲申七月十二日寅时、寿七十。生五子、长能基、次能鉴、三
能敦、四能守、五能培。

 嗣香:乃美珩公之长子、生于光绪九年癸未、终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六月、寿
六十六、妣郑氏。生四子、长能祯、次能访、三早卒、四能炎。

 嗣亨:乃美珩公之次子、妣白氏、生子能干。

 嗣演:乃美珩公之三子、妣李氏、生二子、能灿、能荣。

 嗣棣:乃美珩公之四子「早卒」。

 嗣椿:乃美珩公之五子、妻陈氏、无嗣。

 嗣贵:乃美珍公之长子、生于光绪七年辛巳、终于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八月初八
日、寿五十五、妣陈氏、生于光绪六年庚辰四月、终于民国十四年乙丑四月、寿
四十六、生子能祺。

 嗣敦:乃美珍公之次子、生于光绪十三年丁亥十月初三日卯时、终于民国三十
年辛巳十一月初九日、寿五十五、妣温氏、生于光绪十二年丙戌十二月初三日丑
时、终于民国二十年辛未十月二十日申时、寿四十六、生五子、能仁、能义、能
礼、能智、能信。

 嗣伦:乃美珑公之嗣子、生于光绪二十年丁酉十月二十八日、妣谢氏生于已亥
年六月十八日寅时、生二子、能谦、能让。

 嗣钊:乃美珍公之四子、生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二月二十八日申时、终于庚子十
月十七日戌时、寿五十七、妣梁氏、生于癸卯闰五月十九日辰时、终于一九六 
年、生子能焕。

 嗣鉴:乃美玲公之子、生于光绪年间、终于一九五 年、妣白氏、生五子、长
能安、次能富、三能国、四能强、五能楚。

 嗣镜:乃美潮公之长子、生于光绪年间、终于一九四四年、妣何氏、嗣子能照
又名继德。

 嗣锡:乃美潮公之次子、终于一九五 年、妣郑氏、生子能容。

 嗣金:乃美波公之长子、生于光绪年间、妣麦氏、生三子、能明、能灶、能巧。

 嗣银:乃美波公之次子、生于光绪、终于一九五 年、妣刘氏、无嗣。

 嗣懋:乃美景公之次子、早年热心教育、一生历尽坎坷、后流落于福建崇安县、
并在此安居乐业。生于民国八年已未十二月初四日丑时、配妻廖金和、生于民国
七年戊午三月二十八日、生二子、能坚、能耿。

 嗣惠:乃美景公之三子「出嗣美公」、生于民国十二年癸亥六月初一日未时、
配妻郑氏「离异」。外出谋生、久无通讯、下落不明。

 嗣恕:乃美景公之四子、幼颖悟、长孝悌、谦恭和霭、与人为善、邻里皆称焉。
生于民国十二年癸亥六月初二日卯时、终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八日、寿六十九、配
妻周瑞群、生于民国十三年甲子二月十四日酉时、生二子、能宇、能宪。

 嗣恩:乃美景公之五子、生于民国十四年乙丑八月初四日、终于一九八九年已
巳正月、寿六十五。妻蔡氏、生于民国十五年丙寅、生子能邦。

 嗣忠:乃美景公之六子、生于民国二十三年甲戌、卒于一九七零年庚戌六月、
卒年三十七、未娶、无嗣、葬于龙颈坪金钩地。

 嗣志:乃美景公之七子、生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、卒于曲江煤矿、未娶、无嗣。

十八传

(此后略,有关人士可直接联系)

 

版权所有  请勿复制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后    记

嗣 懋            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修缮谱牒乃吾弟多年之夙愿。吾弟嗣恕「北珍」一生谦恭和霭、热衷宗族之事、
数年间、屡往各地谒祠省墓、拜访族老、两赴福建实地探访、为此呕心沥血、不
幸积劳成疾、未及完成而溘然长逝。兹将遗稿整理付梓、以慰吾弟之灵。

吾弟初衷、欲将城粤天公派系总谱修缮、惟以筹划维艰、力有未逮、今只将我
旗美村一支即十一世万德公之后裔、至二十传尽皆收入、但亦有散居广州、香港
各地者未及一一悉载、还望诸亲谅解、尤盼我族中有关心祖泽者续修订之。

我派系自始祖永兴公起世代排名至二十传:

永惠黄宗黄、梦守佩业子、万秀佐维连、美嗣能昌盛。

今依吾弟之遗稿、再拟自二十一传起排名:

文章绵世泽、政业振家声、孝友贻谋远、治平衍庆长。
千顷荣华国、骏马立纲常、绍基宏先绪、繁茂永炽昌。

共四十传、望族人依照之。

吾自早年即离乡谋生、今得国泰民安、频频返乡、见家乡变化巨大、又叹家乡人
才辈出、山水秀美、因占一诗以记思乡之情:

旗影显英姿、远挹军山开泰运
美峰呈毓秀、近临鳌水展宏图

时年公元一九九五年乙亥。